集團地址
德陽市千山街三段87號證券日報 發布時間: 2022-03-05 21:04
本報兩會報道組 張志偉
“今天聆聽了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倍感親切,備受鼓舞。報告重民生、務實效、有溫度。”3月5日,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抓好農業生產,促進鄉村全面振興”。蘇華認為,加快鄉村振興,對推動我國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實現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職業教育,總理寄予厚望。他在報告中提出要‘改善職業教育辦學條件,完善產教融合辦學體制’。”蘇華稱,“職業教育要主動出擊,積極作為,更好地發揮人才培養優勢、產教融合優勢、文化建設優勢,為鄉村人才振興、產業振興、文化振興注入更強勁的動力。”
人社部數據顯示,我國制造業高技能人才只占技能人才總量的28%,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較大差距。據《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預測,2025年我國制造業10大重點領域人才缺口約3000萬,缺口率達48%。
在蘇華看來,加快建設制造強國,關鍵在人才,不僅需要研究型人才,也需要一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然而,在人才培養方面還存在結構性矛盾,不能適應新時代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要求。
“讓更多勞動者掌握一技之長,讓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輩出。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傳承技術技能的重要職責。”蘇華說,職業教育要堅持以產業發展戰略需求為導向,圍繞高端裝備、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等產業,深化產教融合,建設產學研一體化的職教聯盟、行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臺,加快培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急需人才。
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振興鄉村注入更強勁的動力,職業教育應更好地發揮“扶技、扶智、扶志”的作用,為此,蘇華提出三條建議:
一是發揮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優勢,為鄉村人才振興賦能。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職業院校要強化服務“三農”意識,打破圍墻式的傳統教育模式,開門辦學,送教下鄉,使農民不離鄉、不離土,就近接受系統的職業教育,實現產業鏈上培養人才。蘇華認為,職業教育要增強人才培養適應性、要擴大面向農村招生的規模,通過訂單、定向培養、委托培養等方式為農村培養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帶頭人和各類技術技能人才。
二是發揮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優勢,為鄉村產業振興賦能。職業院校要主動對接鄉村產業,建立幫扶合作的長效機制,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蘇華建議,要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發揮技術創新優勢,探索構建以職業院校為依托的農業技術推廣應用、成果轉化新模式,把職業院校的科技優勢轉化為農業生產、市場競爭優勢。
三是發揮職業教育文化建設優勢,為鄉村文化振興賦能。加強對農民的文化供給,推動村民增強文化自信,職業院校肩負責任。蘇華稱,“為鄉村文化振興賦能,職業教育要積極開展鄉村特色文化、民族文化、農耕文化的挖掘整理、傳承創新工作,為鄉村培養本土文化傳承人;大力實施職業院校師生鄉村社會實踐計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