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又將圍繞哪些民生熱點提出建議?
職業技能人才培養、殘疾人職業教育與就業、網絡主播納稅……這些民眾關心的問題,也是政協委員們關注的話題。
蘇華: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
據《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預測,2025年我國制造業10大重點領域人才缺口約3000萬,缺口率達48%,有的企業陷入“要賣包子先種麥子”的被動局面。全國政協委員、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建議:
1、擴大職教本科規模,加快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優先遴選符合條件的“雙高計劃”高職院校建成職教本科學校,加快推進地方普通本科學校向應用本科學校轉型,積極鼓勵獨立學院轉設,建設一批職教本科學校和應用本科學校。
2、完善“知識+技能”考試辦法,將職業技能考試成績權重提高到50%以上,職教本科學校和應用本科學校應直接面向中職學校招生。
3、堅持以產業發展戰略需求為導向,圍繞高端裝備、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等產業,深化產教融合,建設產學研一體化的職教聯盟、行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臺。
邰麗華:建設殘疾人職業教育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邰麗華表示,職業教育是幫助廣大殘疾青年做好職業準備,進而實現就業、創業的重要途徑。但是,目前殘疾人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無法滿足需求,存在殘疾人接受職業教育的機會少、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邰麗華委員建議:
1、在頂層設計層面,將殘疾人職業教育作為完整工作體系納入全國職業教育統籌發展的全局之中。
2、建設和優化殘疾人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將實現就業作為明確的長期目標。
3、支持普通職高接納更多殘疾學生,通過整合普特資源實現殘疾人職業教育提質擴容。
4、支持企業及學校內部培養殘疾人就業輔導員,為殘疾畢業生就業轉銜提供支持。
蔣穎:提高平臺經濟從業人員稅收政策的確定性
稅務機關近年采取積極舉措,依法打擊查處部分典型稅案。全國政協委員蔣穎建議:應加快完善相關政策的制定,明確稅法適用界限;同時以審慎包容、實事求是為原則合理解決爭議,指導從業人員準確適用稅法規則,提升稅收政策的確定性。
1. 加快對平臺經濟業態的稅制調研,盡快出臺與其相適配的稅收政策。
2.規范核定征收的適用情形和相關執法,從根源上防范由于核定征收濫用對平臺經濟造成的不良影響。
3.從業人員就業形式靈活,可能存在納稅意識不強或缺乏稅務專業知識的情況,有必要加強對此類人群的精準納稅服務工作。
(總臺記者 馬力 李晶晶 關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