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超级ⅴa在线观看视频-国产超碰AV人人做人人爽-国产超碰人人做人人爱ⅴa-国产超污精品A级毛片-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国产成年人免费黄色视频

媒體聚焦

集團地址

德陽市千山街三段87號
咨詢電話
0838-2552880
【新華網】蘇華:高校賦能企業“疫后”復工復產的五個維度
發布時間:2020-05-19 08:16    閱讀量:0

記者跑新聞    68.4萬 · 1天前

       

        編者按:2020年全國兩會,料將是一場極不平凡的“討論決議會”,也必將載入史冊。自去年底以來,一場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擾亂了正常的社會經濟的秩序,在商討、審議、決議國家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中,中國經濟的“下半場”怎么走,如何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進復工復產達產,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從而實現全年目標任務,也將是兩會輿論場的重中之重。2020全國兩會即將開啟,記者播新聞將連續刊發各代表、委員的建議和提案。


1598259518792398.jpg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

       伴隨新冠疫情的有序遏制,國家也開啟了全國企業復工復產,各類學校復課復學紛紛按下“快進鍵”。

       然而,因受疫情嚴重影響,導致與過往同期相比,企業用工短缺,復工復產困難有加, 面對這一窘迫而現實的特殊問題,作為保障對社會人才供給、擁有數百萬人才儲備、推動企事業單位全速運轉的高校,尤其是職業院校當充分發揮育人功能和辦學優勢擔負起人才供給的歷史責任,做好今年應往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創業工作,激活校企供需鏈,奮力打好組合拳,無疑成為當前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一件政治和民生大事。

       為根本解決企業所遇難題,職業院校需從五個維度賦能企業復工復產、助推學生畢業就業工作。

    一是樹立大學生正確就業觀。“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國家大數據顯示,2020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人,再創歷史新高,這給高校帶來的就業壓力,不言而喻。如何破解當下大學生就業難,企業用人需求難的雙重社會壓力,國務院辦公廳于3月20日下發了《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出臺了擴大研究生和專升本比例,政府大規模減稅降費、援企穩崗,增強企業的就業吸納能力等一系列穩增長、穩就業措施,這對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注入了無盡的新機遇和內驅力。事實上,解決好企業復工復產用工難問題,也就基本解決了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大問題。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受全球性新冠疫情影響,兼之中美貿易摩擦,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企業訂單減少、生產受沖擊,畢業生出國(境)留學深造比例降低,國內一些“孱弱”的小微企業免不了關、停、并、轉,系列問題導致企業崗位需求隨之減少,這對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無一不說是一場大考。同時,部分畢業生低不就、高不成,就業期望值不對稱市場需求,就業期望值較高,赴基層、到農村地區、到貧困地區和二三四線城市工作意愿不強等等現象的出現,使得就業問題難度增大。

       解決此類問題,尤需高校建立大學生就業工作長效機制和治理體系,科學設置高校學科及專業,有效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充分做好適應市場需求的大學生職業技能培訓。引導大學生將自己的工作與幸福同國家的需求與發展緊密聯系起來,樹立大學生新時代正確的職業觀,就業觀、價值觀、勞動觀,并將其滲透到課程思政之中加以教育。要加強對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正能量引導,鼓勵學生發揚腳踏實地,艱苦奮斗,不怕困難的傳統精神,從基礎做起,從地方做起,先就業再創業,邊工作邊創業,積極融入社會,投身企業和社區,為減少家庭負擔,助力復工復產、提振經濟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二是引導大學生在機遇和挑戰中尋求“生路”。2020年對眾多畢業生來說雖會面臨諸多困惑與挑戰,是一個不容易的就業季,但老師和家長們也要引導大學生辯證看到挑戰里蘊含著的新機遇,學會轉危為機,搶抓機遇。首先要看到經濟下行衍生出的一些新業態,譬如互聯網營銷、在線產業等均富含潛力;其次我國中西部地區、人口相對稀疏地區,農村地區等,其發展優勢與空間凸顯;再次高科技行業尤其是醫療行業、公共衛生健康行業、康養行業等機遇并存。這就需要畢業生在求職擇業過程中,根據市場需求,結合自身能力,平衡就業心態和價值取向,理性確定職業定位和職業目標。身臨疫情,變壓力為動力,在現實的“危”與“機”中尋找光明機遇奮力搏擊,度過難關。如此,相信每個人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生存的優品土壤。

       四川應用技術職業學院2020屆建筑工程系畢業生劉烈琴同學,疫情期間通過“云招聘”,有幸被四川中鏵正鑫路橋有限公司錄用。公司復工復產后,劉烈琴成為了一名施工員、資料員實習生。“我現奔波于雷波縣沙陀、西寧、羅山溪鄉、桂花鄉、爛壩子鄉等水毀路面整治工程項目部,公司包吃包住,月薪2000多,等轉正后每月大概4000-5000元。雖然工作辛苦,風里來雨里去,但在今年就業艱難的境況下,我慶幸找到了這份工作,很知足,父母很放心。我會將所學的專業知識應用到路橋建設中。” 劉烈琴說。個案告誡大學生:只要肯奮斗,就會有光明。

    三是政府搭臺,校企唱戲。在各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的大背景下,黨委和政府的協調與指導作用是促進復工復產、校企共贏的重要保障。通過各級組織部、宣傳部、共青團、教育主管部門、民營經濟部門、人社部門、臺港澳辦、投促局、國資委等部門聯合策劃,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充分調集所轄領域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行業領軍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等群策群力、齊心參與,實時發布人才需求崗位,供不同高校的大專生、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等不同學歷層次人才對低、中、高端崗位選擇,如互聯網技術、產業金融、信息技術、電子商務、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以及一線應用型生產崗位需求的解決,既為企業進口解圍,也為高校畢業生出口打開大門,從而有效紓解校企雙方的供需矛盾,這對穩就業、穩增長、提振經濟迅速復蘇大有裨益。

    四是高校借助“云招聘”,打通校企人才供需大動脈。事實上,高校推送人才進企業,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既是發揮學校服務社會、文化傳承的辦學功能,檢驗其人才培養方案落地、教學質量優劣的現實版試金石,也是直接關系到學校聲譽傳揚、后續生源質量、“雙高”“雙一流”建設等影響著高校的未來發展;更是高校做好“四個服務”、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應有之義。

       在當前疫情防御尚不能放松警惕的特定背景下,四川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在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確保“學生進,企業接”工作順利進行,他們在新冠疫情暴發不久便搭建了“校企合作復工復產”的組織機構,一方面利用教育部及省教育廳平臺、利用各類通訊渠道和大數據平臺,篩選省內外知名企業的求職信息,主動聯系和對接用人單位,召開線上聯席會議,互通校企供需信息,將意向企業的用人信息發布在學院就業網、就業APP、微信公眾號等互聯網上,確保就業信息準確迅速傳輸到畢業生中;另一方面,學校積極對接往日友好合作的全國近百家企事業單位,借助官網走進其人才需求平臺和車間,了解崗位需求數量及人才接納標準,然后將各方企業用工和招聘信息梳理后反饋給各系部輔導員與學生,充分做細做實學生應聘前期的準備工作。與此同時,學校也邀請各家企業登錄學校和系部網站,走進學校云平臺,了解眾多畢業生專業知識、技能技術、品德修養、學業成績等系列重要信息,然后校企共商可行性實施方案,再由學校組織學生在規定時間以視頻方式,開展“云招聘”服務活動:企業專員透過視頻“面試”學生,學生充分展示個人素質并答辯,雙方互交流,尋求共需點,合適就簽約。 最終達成企業招人,學校送人的共同愿望,從而合力做好頂崗實習與畢業就業的有機銜接,實現企業穩復工,學生穩就業的良好政治與社會生態。通過這些有效途徑好大膽嘗試,如今該校就業率已近52.67%,收到了較好效果。

    五是助力企業研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在這場畢業生就業難,企業復工復產難的挑戰中,大學,尤其是“雙一流”大學,要充分利用科技園、實驗室等科研條件和學科設置,搭建起高校與企業、與社會交互溝通的橋梁,借力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的利好政策和大學自身科研優勢,主動走進企業,對接需求,與企業科研人員一道,通過橫向課題研究,大力開展產、學、研互利合作,精準促進高校專利成果在企業的成功轉化,幫助企業進行新技術挖掘和新產品開發,有效提升企業市場競爭硬核。解決企業發展中受制約的層層困難和束縛,做好產品迭代升級,員工觀念實時更新,使企業復工復產后順利進入可持續發展的大局面,而非一復工便停產的尷尬境地。

       在企業復工復產之后,企業也要與高校主動“聯姻”結對,打造實質性的校企合作共同體。一方面高校科研人員可攜帶技術、主動作為,對企業高中端人才開展多渠道理論與實踐培訓,不斷增強企業造血功能,激活企業內生潛力和動能;另一方面高校要針對合作企業的人才、專業與產品需求,更新學校專業、課程與教材設置,校企雙方可通過“訂單式”培養方式,精準解決企業用工和高校畢業生輸出就業的雙向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