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丁香激情综合成人-六月丁香久久-六月丁香啪啪-六月丁香深爱六月综合激情-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政策法規

集團地址

德陽市千山街三段87號
咨詢電話
0838-2552880
落實新職教法系列談|“生均撥款”破冰,賦能民辦職業學校發展
發布時間:2022-04-28 09:32    閱讀量:0

2022-04-27 14:33·中國青年報


【編者按】4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新法將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為更好地宣傳、貫徹和落實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我們邀請參與過修法的專家學者、職業院校領導,從不同角度撰文,闡述其對新職業教育法的理解,如何解決職業教育領域的難點和突出問題,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微信圖片_20220428093244_副本.jpg

落實新職教法系列談|“生均撥款”破冰,賦能民辦職業學校發展

王壽斌

重修后的《職業教育法》亮點紛呈,可圈可點。筆者長年堅持為民辦職業教育的創新發展建言獻策,對新《職業教育法》中關于民辦教育的條款尤為關注。

新法高度重視和充分體現國家對民辦職業教育的認可與支持,其中第二十六條指出,“國家鼓勵、指導、支持企業和其他社會力量依法舉辦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對企業和其他社會力量依法舉辦的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予以扶持”,“對其中的非營利性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還可以采取政府補貼、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扶持措施,參照同級同類公辦學校生均經費等相關經費標準和支持政策給予適當補助”。這一政策導向,無疑給我國民辦職業教育今后的創新辦學和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曙光。

民辦職業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力量,對于促進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社會繁榮作出了有目共睹的巨大貢獻。然而長期以來,民辦職業教育卻飽受社會詬病,給公眾留下層次低、質量差、管理亂的刻板印象。

然而追根窮源,民辦職業學校必要的辦學經費普遍不足,學校一直疲于與生存壓力抗爭。據有關機構對全國486所公辦高職院校2020年生均經費所做的抽樣統計,最高的學校每生達8.42萬元,總體平均亦超過每生2萬元。除了政府財政正常撥付的生均經費之外,公辦院校還另有每生約5000元左右的學費收入,而民辦職業院校雖與公辦職業院校同樣培養人才,卻并不享受政府財政的生均經費補助,辦學運轉經費來源渠道非常單一,學費標準雖然高于公辦院校,卻受制于公眾接受限度而存在較低的“天花板”,普遍每生約1.4萬元左右的學費收入,遠遠不能滿足職業教育的常態辦學需求。

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迫于生存壓力,許多民辦職業院校不得不大幅壓縮開支,敷衍投入,勉強維持運轉。而由此帶來的后果是,薪資過低導致師資隊伍流失率高,投入不足導致專業建設、三教改革等質量工程無法實施,育人質量得不到保障。

更有一些學校還會想出歪點子“生財”,或通過有償招生,不惜以購買生源擴大辦學“規模”,增加學費總收入;或通過與人力資源中介、勞務派遣公司等“合作”,違規進行有償實訓實習和就業安排,以增加“隱形收入”;或通過壓縮課時、延長實習、大班上課等方式“節約”運轉經費支出。

顯而易見,這些非正常的“開源”和“節流”,不僅嚴重影響學校的辦學質量,還會敗壞職業教育聲譽。而破解這種惡性循環的根治之策,就是要設法解決民辦職業院校必要的辦學經費,以讓學校的領導和老師都能聚精會神、心無旁騖地致力于提升辦學水平、提高育人質量。

修訂后的《職業教育法》面對現實、尊重民意,突破性地提出民辦職業院校“生均經費”的解決方案,這既讓民辦院校學生的平等受教育權利有法可依,更有望令民辦職業院校辦學更加規范和致力于質量提升。

新《職業教育法》雖然在法律層面對民辦職業院校的“生均經費”指出了“破冰”依據和努力方向,但如何將法律條文有效落到實處,還需相關政府部門和學校自身進一步解放思想,集思廣益,創新工作。從“各負其責”的角度考慮,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定向資助或專項獎勵的方式,發揮“四兩撥千斤”作用,激勵職業院校及其投資主體共同發力。學校則可以通過做強科研和做大培訓增加自主“創收”,通過校友捐助、企業贊助和社會捐贈實現持續供給。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新法鼓勵多元辦學,支持社會力量廣泛、平等參與職業教育,尤其鼓勵“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工會和中華職業教育社等群團組織、行業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等應當依法履行實施職業教育的義務,參與、支持或者開展職業教育”。因此,新法對于民辦職業院校“生均經費”的“破冰”政策,應當廣泛適用于所有非公職業院校。


(作者系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