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地址
德陽市千山街三段87號作者:周鴻 來源:四川新聞網 發布日期:2021-03-04
隨著脫貧攻堅任務的完成以及國家鄉村振興局的成立,標志著我國開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那么如何推進鄉村振興?在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看來,鄉村振興,人才是基石。而人才需要發展教育來支撐。從事多年教育工作的蘇華認為,職業教育在鄉村振興中有著重要作用。
蘇華說,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戰略。不過,當前,我國大多數農村還存在著實用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主要勞動力文化水平偏低等問題,不能適應農村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要“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為廣大農村培養以新型職業農民為主體的農村實用人才”。“這充分體現了職業教育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對于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蘇華說。
那么如何發揮職業教育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呢?蘇華從“力”、“技”、“智”等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說,要發揮職業教育育人優勢,為鄉村人才培養獻“力”。擴大職業院校面向農村招生的規模,并通過訂單、定向培養、委托培養等方式為農村培養留得住、用得好的本土人才。支持職業院校建立公益性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培訓制度,通過理論培訓與實踐操作相結合、集中培訓與靈活分散培訓相配套的方式,為新型職業農民、種養殖能手、致富帶頭人、返鄉農民工、復員轉業軍人等提供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增強他們的就業創業能力。完善新型職業農民職業資格認證體系,推動新型職業農民以證就業、以證創業新態勢。
同時,要發揮產教融合優勢,為鄉村產業興旺獻“技”。蘇華建議,鼓勵高職院校成立“鄉村振興學院”,根據鄉村特色產業發展需求,建設與之相適應的特色專業,與鄉村產業建立長期的幫扶合作機制,將產、教、研深度融合,把高素質農民培養與對口就業結合起來,幫助傳統農民學習掌握數字化、智能化專業技能,盡快轉變為現代化的“職業農民”、產業工人,實現穩定就業。繼續實施涉農職業院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為鄉村產業振興不斷提供人才支撐。鼓勵職業院校通過技術開發、承包經營、投資入股等方式,從事農技推廣和產業化經營。出臺優惠政策鼓勵支持職業院校畢業生返鄉創業,擔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領辦人”,通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作社+農戶+數字技術”的產業發展新模式,推動鄉村特色產品走向大市場。
此外,要發揮職業教育人才優勢,為鄉村文化建設獻“智”。蘇華說,支持職業院校開展鄉村特色文化、民族文化、農耕文化的挖掘整理、傳承創新工作,探索鄉村文化產業化發展和運營模式,助力鄉村打造主題特色文化品牌。實施職業院校師生鄉村社會實踐計劃,開展鄉村志愿者服務活動,通過開展文化培訓和“送文化下鄉”活動、協助制定鄉規民約和家規家訓、同辦文體活動、組建文體組織等方式,推動村民增強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家園、豐富文化生活。探索職業院校黨組織服務鄉村振興的“黨建+”模式,與農村基層黨組織精準對接,找準符合新時代農民精神需求的公共文化,以民風習俗等文化傳承為重點聯合開展農村黨建工作,為鄉村振興提供民風淳樸的人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