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地址
德陽市千山街三段87號一、關于做好民辦學校過渡期管理的建議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的決定》,本決定公布前設立的民辦學校,選擇登記為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根據依照本決定修改后的學校章程繼續辦學,終止時,民辦學校的財產依照本法規定進行清償后有剩余的,根據出資者的申請,綜合考慮在本決定施行前的出資、取得合理回報的情況以及辦學效益等因素,給予出資者相應的補償或者獎勵,其余財產繼續用于其他非營利性學校辦學;選擇登記為營利性民辦學校的,應當進行財務清算,依法明確財產權屬,并繳納相關稅費,重新登記,繼續辦學。
因各地民辦教育發展歷史和現實情況存在較大差異,教育部不便設定全國統一的“過渡期”,財政、稅務部門也無法制定“一刀切”的分類選擇稅費政策,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立足地區實際制定。
二、關于規范非營利性民辦學校關聯交易的建議
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舉辦者不得取得辦學收益,學校的辦學結余全部用于辦學。為保障非營利性民辦學校舉辦者權益,回應舉辦者訴求,教育部對合法合規的關聯交易持開放態度。同時,為切實保障非營利民辦學校的法人財產權不受侵害,避免相關方“以非營利之名行營利之實”,在《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修訂中,對關聯交易作出規定,要求關聯交易應該公開、公平、公允,合理定價,不得損害學校利益,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相關部門加強監管、按年度對關聯交易進行審查等。
三、關于公平對待非營利性和營利性民辦學校的建議
保障師生權益方面,要完善學校、個人、政府合理分擔的民辦學校教職工社會保障機制,民辦學校應依法為教職工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鼓勵民辦學校按規定為教職工建立補充養老保險,改善教職工退休后的待遇。民辦學校教師在資格認定、職務評聘、培養培訓、評優表彰等方面與公辦學校教師享有同等權利。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教師享受當地公辦學校同等的人才引進政策。民辦學校學生在評獎評優、升學就業、社會優待、醫療保險等方面與同級同類公辦學校學生享有同等權利。
四、關于完善民辦學校法律政策體系的建議
持續加強監管方面,指導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厘清監管權責歸屬,完善日常監管機制,提高風險研判能力,健全年檢、專項治理制度,綜合運用財務審計、信息公開、稅收檢查等手段,依法加強對民辦高校辦學行為的事中事后監督管理,加大對違法違規辦學行為的查處力度,提高民辦學校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
五、關于簡化舉辦者變更相關審批手續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