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地址
德陽市千山街三段87號2020年05月22日 18:03:45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成都5月22日訊(川網集團全國兩會報道組記者 李丹 實習生 聶瑩 攝影報道)5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5月22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要優化投入結構,讓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讓他們有更光明未來。
今年兩會期間,住川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帶著自己的4份提案赴會,“教育一直是我關注的重點,我今年的提案是關于職業教育、民辦教育、教育扶貧、鄉村振興等方面。”
蘇華坦言,職業教育是自己多年來一直關注的重點,“關于職業教育,今年我提了兩個提案,一是《關于辦好公平而有質量的職業教育的提案》,二是《深化職教高考 推進產教融合 建設制造強國》。關于職教高考,今年我提了兩點建議,一是深化職業教育高考,二是推進產教融合,這也是之前提案的延續。”
住川全國政協委員蘇華簽署聯名提案
現狀:
中等職業學校招生人數越來越少
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教育領域主動服務于制造強國的戰略需求,改革的力度和廣度前所未有。
“然而,教育領域仍存在結構性等矛盾,還不能適應新時代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新要求。”蘇華直言,國家職業教育政策越來越好,但中等職業學校招生人數卻越來越少。
據教育部《全國教育事業統計公報》歷年統計,2011年~2018年,中職累計減少招生1314.37萬人。與此同時,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創歷史新高,就業不易。而職業院校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卻供不應求,人才結構失衡。中國制造業規模躍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但服務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人才卻非常緊缺。
建議:
深化職業教育高考 設置獨立的職業教育高考
對此,蘇華建議,深化職業教育高考,具體從四個方面入手。
一是完善職教高考招生管理辦法。設置獨立的職業教育高考,突出職教高考特色。聚焦國家和地方重點產業需求設置考試專業,將職業技能考試成績權重提高到50%以上,為技術技能人才持續學習和發展提供機會。把中職畢業生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高等學校錄取的重要依據,對參加世界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國技能大賽以及省級技能大賽獲獎的優秀學生推薦免試接受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助力大國工匠人才培養。
二是提高職教高考本科招生計劃占比。蘇華解釋,國家每年職教高考和普通高考本科招生計劃的占比,應按照當年中職畢業生和普通高中畢業生的數量之比確定,高等學校招收職業院校畢業生的比例逐年提高,最終實現職教高考和普通高考在本科招生計劃上大體相當,吸引更多優秀學生報讀職業院校。
第三是擴大應用型本科招生規模。蘇華說,應用型本科高校應主要通過職教高考招收本科學生,普通高校應用型專業應主要面向職業學校招生。支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高校轉型,支持一批辦學有特色、質量有保障的高職院校升格為應用型本科高校。逐步調減本科高校舉辦高職(專科)教育的學校數和招生規模。
第四,是暢通職業教育人才上升渠道。蘇華建議,建立中職與本科“3+4”、高職與本科“3+2”貫通培養模式以及中職、高職與本科“3+3+4”分段培養模式。增加職業教育本科、專業碩士和專業博士招生計劃等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舉措,拓寬職業教育人才上升通道。
委員供圖
建議:
推進產教融合 助推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同時,蘇華也建議,推進產教融合,具體也從四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增強政府引導職能。蘇華解釋,“上接天線”,把產教融合與制定實施產業發展、重大生產力布局同步;“下接地氣”,推動院校專業建設與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
第二是要提升行業評價權威。將行業調研、行業規劃、職業資格標準、技能等級考核等納入行業協會職能范圍。
第三是要形成校企一體格局。蘇華表示,要鼓勵民辦中高職院校登記為營利性學校。支持具備產業化條件的公辦職業院校開展股份制營利性學校試點,引進包括國企在內的多元辦學主體,實現從開放辦學到校企共建生態系統轉變,從訂單模式向共建互動平臺轉變,實現教學過程生產化。積極引企入校,通過購買服務、減稅降費等方式,吸引企業與學校共建共享生產性實訓基地。
再有,就是要降低校企合作成本。蘇華建議,要研究制定產教融合型企業的獎勵辦法,把職業院校學生實習實訓納入工傷保險保障范圍,解決用人單位后顧之憂。建立企業、學校、學生各方主體參與校企合作的補貼機制,完善直補個人、直補企業的政府補助方式。在財政、土地、金融、稅收等多個方面降低校企合作成本,提高企業積極性,對企業與職業院校合作開展實訓基地建設可給予優惠政策,對校企合作企業在用地、用水、用電、用氣方面給予財政補貼,對職業院校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在法人工商登記等方面給予便利,保護院校生產性實訓基地各類收入的合法權益,并給予稅收優惠。
加快建設制造強國,不僅需要科學巨擘,也需要能工巧匠。蘇華直言,釋放職教高考的制度優勢,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真正實現職教高考和普通高考是同等重要地位的兩種類型高考,兩類高考選拔各類人才,人才培養對接用人需求,“完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深化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融合,有效促進教育領域主動對接和服務國家‘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戰略,實現政府、行業、學校、企業同心同德‘大合唱’,大力培養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高技能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