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地址
德陽市千山街三段87號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資助以訓穩崗,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要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
“這一支持政策是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巨大利好消息,重大意義在于加快培養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人才,提高就業能力和創業本領,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告訴記者,政府工作報告把職業教育與穩定擴大就業的相結合,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國職業教育學校教育和就業技能培訓相結合的類型教育,既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育和經濟相結合的跨界屬性。
蘇華委員表示,當前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職業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但是當前職業教育吸引力不足,這一問題是引發大學生就業困難、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缺乏、制造業核心技術薄弱的深層次原因。
在蘇華委員看來,要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職業教育的重大方針政策,核心是要解決好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問題,實現從職業教育“多招生”到“招好生”的轉變,激發職業教育的內生動力,讓更多的優秀青年、有志青年成為高素質、高技能的綜合性專業技術人才。
蘇華委員建議,以深化職教高考為抓手,暢通中職、高職到本科和專業學位研究生的人才培養通道,完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國家每年職教高考和普通高考本科招生計劃的占比,應按照當年中職畢業生和普通高中畢業生的數量之比確定,高等學校招收職業院校畢業生的比例逐年提高,最終實現職教高考和普通高考在本科招生計劃上大體相當,吸引更多優秀學生報讀職業院校。
“以深化校企合作為抓手,提升職業教育支撐產業發展、助推技術進步的能力,形成產教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蘇華委員建議,充分發揮行業大型企業、示范校高職院校在各類人才繼續教育和培訓培養的職能,面向在校學生和全體社會成員開展職業培訓。重點圍繞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技術技能人才緊缺領域開展職業培訓,推進“學分銀行”建設,促進技術技能人才學分積累,完成相關學習成果后依法取得相應學歷證書。
記者 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