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地址
德陽市千山街三段87號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教育”在提高科學文化水平,更新勞動觀念和掌握技能,解決貧困代際傳遞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被賦予了“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歷史使命。而職業教育在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縮短學生就業時間上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中江職中作為以中職學歷教育為主,農民工轉移培訓等短期培訓為輔的農村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四川省“9+3”學校,以“服務三農,服務民生,為民惠民”為辦學宗旨,在辦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其職業教育的優勢,助力精準扶貧。
提升教育質量,為學生就業打好基礎
中江職中緊扣行業需求辦專業,重視實踐性教學和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各專業廣泛實施“理實一體化”和“車間化”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專業知識與崗位技能同步發展,工學相長,實行“教、學、做”合一,使理論與技能有機結合,學用一體,實現了學生教學與就業的零對接,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該校2014級學生總人數1967人,高考386人,自主就業創業學生30人,學校安置1551人,學生就業率100%,專業對口就業率91.9%,三個月后就業穩定率93.6%,省內就業初始平均月薪3180元,省外就業初始月薪達到4300元。許多學生通過在學校學到的一技之長,改善了家庭經濟困難現狀,徹底扭轉了整個家庭的貧困命運。
落實資助政策,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
中江職中高度重視家庭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嚴格執行國家相關資助政策,規范助學工作操作程序,全面開展貧困學生摸底工作,準確掌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情況,根據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幫扶方案,積極做好貧困學生的資助工作。僅2017年春季學期,學校共有5966人享受國家免學費,受助金額達581.685萬元;999人享受國家助學金,受助金額達96.85萬元。另外,對于家庭特別貧困的學生,學校還自籌資金,設立了學校助學金,用于減免貧困學生學費、給予生活補助,近三年來,累計資助學生1093人次,資助金額近100萬元。
承擔社會責任,助力精準扶貧
學校積極參與到精準扶貧工作中,從2015年開始,學校干部對口幫扶中江縣回龍鎮4個村的貧困家庭,三年共計幫扶了150余個貧困家庭,2017年學校還聯系幫扶中江縣太安鎮的2個市級貧困村和2個一般貧困村。在精準扶貧工作中,中江職中將充分發揮學校的優勢資源,有針對性地幫扶貧困家庭,解決脫貧難題。一是提高貧困家庭的認識,讓他們改變“等、靠、要”意識,打破被動脫貧觀念,思想上從“要我富”轉變成“我要富”。二是給予一定的資金幫扶和全面的技術指導,讓貧困家庭種植蔬菜、發展養殖等,逐步脫貧致富。三是接受貧困家庭的適齡學生進校就讀,減免其全部求學費用,學生享受國家相關資助政策,進而達到“自我智力造血”的目的,徹底扭轉貧困局面。四是接受貧困家庭剩余勞動力再就業培訓,讓他們學得一技之長,幫助其提高家庭收入、拓寬致富路。同時,針對中江縣作為人口大縣(140余萬人口)和勞務輸出大縣(年輸出勞動力近40萬人)的實際,中江職中面向農村剩余勞動力和農民工舉辦各種形式的職業技術短期培訓,全面提升農民素質,全力助推農民增收致富。自開辦技術培訓以來,已經先后為社會輸送了40000余名中、初級技術人才。
張海容